有人说:“在伴侣当中,一个人的才华不为另外一人所肯定是最痛苦的一件事。伴侣之间的相处,恰恰是一个人恢复体力或恢复精神的方式。”婚姻关系中,来自爱人的认可、欣赏和喜欢,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,它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状态和自信力。然而,不喜欢或不善于表达对另一半的赞美,是“中国式夫妻”的共性。毕竟,东方人讲究含蓄美。我们也常说:“行胜于言”。实际上,用言语表达爱和用行动表达爱同样重要。与看得见另一半的闪光点但并不表达相比,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:当夫妻相处久了之后,看不到爱人的闪光点了怎么办?有一位女性与丈夫共同生活多年后,感到自己一直没有发现丈夫的优点,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小事争执。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个一直陪伴她的男人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向一位老朋友请教,朋友建议她写下丈夫对家庭的贡献,尤其是那些她平时忽视的小事。她有些不信,但还是决定试试看。她从第一条开始写:“刚结婚时我们很穷,他常常鼓励我,我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。”接着写到他如何每次遇到困难时都不轻言放弃,总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再写到他始终如一地支持她的事业,不管遇到多少挫折,他都坚持鼓励她,提醒她不要轻易放弃。慢慢地,她的思维开始变化,从日常琐碎的小事中逐渐发现丈夫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。她写着写着,不知不觉中已经列出了超过二十条。每一条都展现了丈夫不同的优点,无论是对家人的关心,还是在生活中的坚守与支持。她惊讶地发现,曾经觉得平凡无奇的丈夫,在她的眼中逐渐变得高大而有力量。每当回想起这些,他的形象也变得更加温暖、亲切,仿佛他一直默默付出的点滴在她眼前一一浮现。从那时起,她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困惑,而是开始珍视丈夫的优点,感激他为这个家庭所作的努力与付出。有句话说:“你遇到的每个人,都在经历着一场你一无所知的战斗”。这句话提醒我们,每个人都在经历自己的挑战和困难,我们应该对他人保持善意和理解。现实是,我们可能会经常关心别人,却常常忽略最亲密的人。尤其对于“上有老、下有小、中间还有工作忙”的夫妻而言,每天被无休止的工作或家庭事务裹挟,和对方进行一次深入的谈心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。久而久之,夫妻之间的沟通障碍越来越多,抱怨和争吵随之而来。要想打破这样的局面,就需要我们用“心”看见另一半的苦和难,并及时给予理解和帮助。有段时间,她心情特别不好,总是冲丈夫和孩子发火,弄得家里的气氛很紧张,老公和孩子都不敢靠近她。但有一天,在她发完脾气之后,她老公却走近她,扶着她坐在沙发上,轻声地问她,“是不是工作中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?”她停了一下,终于忍不住向老公诉苦。原来,有个主任的职位,本来她有望上任的,结果却被同事捷足先登。让她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努力,都白费了。老公说:“哦,原来是期望落空了,努力没有得到认可,心里不舒服,觉得憋屈,是吗?”这位妈妈觉得老公一下子就说中了自己的心事,心里的郁闷竟然也一扫而光,她觉得自己被老公“看见”了。一位学者说:“一个很好的爱人,可以减轻一半的人间疾苦”。是啊,人在脆弱的时候,最想得到的,不就是爱人的理解、安慰和帮助吗?它可以抵御外界带来的痛苦,让自己惶惶不安的心有所依靠,让自己觉得值得被爱和被善待,让自己有更多的动力继续前行,直面生活中的风风雨雨。人间疾苦本身不可怕,生活中的“一地鸡毛”也不可怕。可怕的是,夫妻之间“鸡同鸭讲”、离心离德、各自为战。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翻旧账的行为?从心理学上来讲,无外乎这几点:尽管翻旧账常出于自我防护和让双方关系更好的目的,但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。《幸福的婚姻》一书中曾写道:“每一桩婚姻都是两个个体的观点、个性怪癖和价值观的结合。即使是在幸福美满的婚姻中,夫妻同样需要应付大量的问题。”对于婚姻当中的男女而言,大家都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。这个过程中,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“糊涂账”。当一个人决定原谅对方的“糊涂账”时,就要真正放下,而不是嘴上说放下,心里却始终惦记着。这样既折磨对方,也折磨自己。如何让自己不翻对方的“糊涂账”?或许可以尝试转念。每当自己想起对方的“糊涂账”时,不如换个念头:想想你们最初的心动,用心去“看看”你们在一起时有过的美好时光。“看见”就是关注一个人行为背后的意图,以及这个意图后面的感受和心理需求。所以,真正的“看见”,不只是眼睛看到了,而是要有心灵上的交流,有真诚的回应。从这个层面来看,“看见”的本质,其实就是爱。我们如何“看见”别人,练就爱的本领呢?前提是,“看见”自己。《道德经》中提到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当我们学会像水一样包容与理解自己的每一面,才能在与他人相处时,给予温柔的支持与关怀。真正的爱,从“看见”自己开始。这样才能将这份深沉的爱,流淌到他人心中,温暖彼此,创造更深的连接。